![]() |
长寿的“独门秘笈”离不开萝卜
古代农耕社会有秋冬进补的民俗,而所谓补法是对着虚证而设的,气虚补气,血虚补血,缺什么补什么,缺多少补多少。清代医家章穆挑明了说人参粥只能是脾肺气虚的人才能喝。当今的人们一定要避免盲目进补、“无虚滥补”、“虚不受补”几种情况。否则,不但强不了身,还可能致病或诱发痼疾。没病和无虚之人长期过量服用人参,可出现脘腹胀满、吃不下饭,“阴虚火旺”之人还可能出现流鼻血、长口疮和便秘等症候。
老百姓有句口头禅:“鱼生火,肉生痰,青菜萝卜保平安”,说起这白萝卜,吃对了也有补益作用呢。一般人认为萝卜是凉性的,有破气消食作用,吃补药时忌吃萝卜,其实不然,古籍多言其性温,可“益气”(《本草经集注》)、“温中补不足”(《本草纲目》)而称为“温菘”。另外,食性因加工方法不同会有改变。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就说,萝卜生嚼性凉清热,熟吃就性温补益了:“萝卜,生者辛甘凉,润肺化痰,祛风涤热”;“熟者甘温,下气和中,补脾运食”,“御风寒,肥健人”,“泽胎养血,百病皆宜”,要不民谚有“冬天的萝卜赛人参”之说呢!由此想起2000年,笔者赴著名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县,考察百岁老人的饮食特点,结果令人大跌眼镜:当地人长寿的“独门秘笈”居然是早晚两餐离不开爽脆的白萝卜干!
我来说两句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