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膳,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,食用得当可以达到调理、保健、养生的效果。随着秋季进补时节来临,不少餐馆纷纷打出药膳的招牌,宣称药膳中的中药能辅助治疗某些疾病,食用药膳“有病治病,无病健身”,吸引了不少顾客。
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一家药膳馆,可谓“药膳味”十足,还没进门,就能让人远远闻到一股子中药味。店内的菜单上,几乎每道菜都与药膳挂钩,有药膳凤爪、药膳乳鸽、药膳炒饭、药膳猪手等,还有用人参、鹿茸、虫草搭配各种家禽做出的各式炖盅。
每道菜都写上了具体的功效和注解,如“滋阴养颜”、“清热化痰”等。以“药膳土鸡汤”为例,商家称在鸡汤中加入了党参、当归、淮山、枸杞等10余种秘制配方的“药膳鸡煲”,不但很“补”,还能起到食疗的作用,具有暖胃暖心,滋阴补肾之功效。当然,这些药膳的价格不菲,动辄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。
“吃药膳感觉比较健康。”家住广州海珠区的吴小姐表示,其实药膳的味道一般,之所以还选择吃,主要是奔着健康去的。据她介绍,她常去的一家药膳店,每逢周末、节日假期,常常需要预订位置。
不过,记者从广州几大医院门诊科医生处了解到的信息却显示,在餐馆里吃的药膳并非都是健康的。据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郭丽娜介绍,因为吃药膳而吃出问题前来就诊的市民还真不少,有的吃后上火,口干舌燥;有的头晕、恶心、腹痛;更有甚者出现昏迷。
“这主要是因为滋补不当。药膳如果不分药性,不仅不能治疗疾病,反而使病情加重。”郭丽娜表示,中药有寒、热、温、凉四气的药性,配制药膳必须根据药物的属性来定,不可随意“拉郎配”,否则会降低药效或适得其反。如黄芪老鸡汤,因黄芪性温补气,老母鸡也是温补之品,对气虚体弱者有补益作用,如果风热感冒者食之,会“火上浇油”,加重感冒和引起流鼻血。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5] [下一页] |
我来说两句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