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我的呼吁:辨证施膳是前提
常用的养生品——我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养生品有:枸杞子、山药、大枣、绿茶。
中医学认为辨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,即使是药膳这样的辅助治疗,也必须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例如人体质虚弱,有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的不同。气虚体质的人常见气短声低、少气懒言、精神疲惫、体倦乏力,或有头晕、自汗的症状,可在烹制食物中适当选择加入人参、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白扁豆、山药、西洋参、太子参等补气药,以增强补气强身的效果。
血虚体质的人,则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,眼睑、口唇、指甲的颜色淡白,有头晕、眼花、两目干涩、心悸多梦、健忘、神疲乏力等症状,妇女可见月经量少、色淡、延期甚至闭经。这些人就适合食用当归、熟地、阿胶、白芍、何首乌、桂圆、桑椹、黑芝麻、大枣等具有养血补血作用的中药。
总之,食用药膳的目的在于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,预防疾病,辅助治疗以保持身体的健康。在药膳的选择上,一方面要了解材料的寒热温凉之性,另一方面也要认清自己的体质分型,以及所患疾病属于什么证型。
没有疾病的人出于防病治未病的目的,可以采用辨病施膳的方法适当选用药食两用品。而如果要借助药膳来辅助治疗疾病,则还需要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。这虽然有点困难,但只有辨证施膳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,又实在没耐心去学习,那么最好请医生开具药膳配方,不要盲目尝试。
高学敏 (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全国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)
|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5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