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中医文化 > 望闻问切
保健 | 导医 | 新闻 | 社区 | 博客

不同性质痛感能辨病:刺痛有血瘀 胀痛为气滞

2013年07月15日05:11
来源:生命时报

  疼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,也是医学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。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身体引起的痛感觉,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。人们一般将这种感觉或反应统称为“疼痛”,而在中医看来,“疼”与“痛”还有些微的差别,并且通过痛感的不同还可以辨别身体的病证。

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告诉记者,“疼痛”在口语中一直是并称的,一般不区别开,“疼”、“痛”的涵义只在中医解释上有所不同。中医认为,“疼”的感觉更具体,部位更明确且范围小,时间短暂而没有持续性;“痛”的范围则比较大,持续时间也比较长。姜良铎说,“痛”其实是人的机体受到伤害后的一种警告,能引起身体防御性保护反应。所谓“通则不痛”,就是指人体经络畅通,身体正常,不会感觉痛或不舒服;反之,“痛则不通”,“痛”意味着经络不畅通。

  中医对痛的病因研究,首见于《黄帝内经》,包括外寒、外风、外热(火)、外伤、劳倦损伤等诸多方面。虽说都是痛,但性质却大有区别。中医认为,不同性质的痛,如常见的刺痛、胀痛、酸痛、绞痛等,为不同病证的疼痛特征。姜良铎说,例如“刺痛”,指疼痛如针刺般,以胸胁、上腹等处较为常见,多为血淤所致;“胀痛”是指痛兼有胀的感觉,往往是气滞所致,见于胸胁、上腹等处,有时发时止的特点;“酸痛”则指身体疼痛并伴有酸软感觉,最常见于身体疲劳;“绞痛”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内脏剧烈痉挛性疼痛,如肠绞痛,有的伴有闷塞的感觉,如心绞痛。

  姜良铎表示,既然不同性质的“痛”对于病证的判断有一定帮助,患者就医时,一定要向医生准确描述疼痛的部位、性质、持续时间等特点,有助于医生结合其他线索做出更准确的诊断。由于引起痛感的原因复杂,个人感受也存在偏差,自行辨病是不提倡的。

我要发布

  • 热点视频
  • 影视剧
  • 综艺
  • 原创
锦绣缘

同步热播-锦绣缘

主演:黄晓明/陈乔恩/乔任梁/谢君豪/吕佳容/戚迹
神雕侠侣

大结局-神雕侠侣

主演:陈晓/陈妍希/张馨予/杨明娜/毛晓彤/孙耀琦
封神英雄榜

同步热播-封神英雄榜

主演:陈键锋/李依晓/张迪/郑亦桐/张明明/何彦霓

六颗子弹

主演:尚格·云顿/乔·弗拉尼甘/Bianca Bree
龙虎少年队2

龙虎少年队2

主演:艾斯·库珀/ 查宁·塔图姆/ 乔纳·希尔

《奔跑吧兄弟》

baby14岁写真曝光

《我看你有戏》

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

《明星同乐会》

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

《非你莫属》

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

《一站到底》

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

搜狐视频娱乐播报

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

大鹏嘚吧嘚

大屁小P虐心恋

匆匆那年第16集

匆匆那年大结局

隐秘而伟大第二季

乔杉遭粉丝骚扰

The Kelly Show

男闺蜜的尴尬初夜

我来说两句排行榜

客服热线:86-10-58511234

客服邮箱:kf@vip.soh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