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医家不同论述
《寒温条辨》
熟地、牛膝补肾水之不足;石膏、知母泻脾土之有余;而金则土之子,水之母也,麦冬甘以补肺,寒以清肺,所谓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也。
《医学举要》
阳明、少阴二经,皆是津液所关;阳明实则火炽而津液涸,少阴虚则水亏而津液亦涸。考两经合治之方,仲景猪苓汤养阴而兼利水;景岳玉女煎养阴而兼清火。盖白虎汤治阳明而不及少阴,六味地黄汤治少阴而不及阳明。是方石膏清胃,佐知母以泻肺气,实则泻其子也;熟地滋肾,佐麦冬以清治节,虚则补其母也;牛膝入络通经,能交和中下,尤为八阵中最上之方。
《成方便读》
人之真阴充足,水火均平,决不致有火盛之病。若肺肾真阴不足,不能濡润于胃,胃汁干枯,一受火邪,则燎原之势而为似白虎之证矣;方中熟地、牛膝以滋肾水,麦冬以保肺金,知母上益肺阴,下滋肾水,能治阳明独胜之火,石膏甘寒质重,独入阳明,清胃中有余之热。虽然,理虽如此,而其中熟地味,若胃火炽盛者,尤宜斟酌用之,即虚火之证,亦宜改用生地为是,在用方者神而明之,变而通之可也。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|
我来说两句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