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经常有人说,身体很虚需要补补,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补,产生了许多误区。其实中医对虚症认识由来已久,中医虚症是指疾病发生、发展过程中,人体正气与病邪相搏击,消耗过多的精气所表现的正气不足的一组证候。虚症的形成多由后天肌体功能失调和疾病耗损所致,也可由先天禀赋不足所产生。
如今,社会竞争压力大,工作繁忙,生活紧张,体力与脑力消耗很大,多数中青年人健康透支,不同程度上,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“未老先衰”的征兆,这就是人们长说的“乏力症群”、“亚健康”状态。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调整,达到未病先防,也就是中医说的“治未病”的道理。
中医认为,进补要辨证论治、因人施膳,当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虚证,应该用不同的补品进补,才是正确的有益的方法。中医所说的虚症最常见的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,所以要根据不同年龄、体质、选择不同的进补方法。总之,进补要缓补,真虚之人要辨证施补。
气虚 症状表现:主要为神疲乏力、气短、倦怠等乏力症群,也就是指全身无力,精神不佳,体力不济。气虚体质之人,宜常用补气健脾的食物。因脾能益气,所以健脾是补气的主要方法。根据中医气血互生的道理,又可以补气为主,佐以养血。常用补气食物有糯米、小米、黄米、大麦、黄豆、扁豆、栗子、山药、大枣、胡萝卜、刀豆、苹果、菠萝、牛肉、兔肉、羊肚、猪肚、鸡肉、黄鳝、鲢鱼等。食物中常结合使用的保健药物有花粉、蜂王浆、人参、党参、黄芪、太子参、茯苓、甘草、刺五加等。
代表补品为人参,包括西洋参、白参(生晒参)、野山参、红参(朝鲜参、高丽参)等;一般说气虚而稍偏热的,如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慢性肝炎、更年期综合征者应服用西洋参为宜;单纯气虚者可服用白参(生晒参),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,因为野山参补气的功效显著;反之,气虚偏寒的应用红参(高丽参)进补,红参有补气温阳的功效。
血虚 症状表现: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贫血症,指经常出现头晕、眼花、面色萎黄苍白、失眠、多梦,唇爪淡白,乏力,心悸,大便干燥,妇女经水愆期、量少色淡等症状,血虚的人多为女性。补血虚食品有:乌骨鸡、黑芝麻、胡桃肉、龙眼肉、鸡肉、猪血、猪肝、红糖、赤豆等,食疗时可经常交替选用:
代表补品为阿胶、当归等,阿胶就是驴皮胶,有补血、止血的功效,除了用阿胶熬制膏方外,可作为妇女补血调经的常用补血药。
阳虚 症状表现:一般是指除了气虚证之外,还有畏寒、怕风、四肢发凉等症状。阳虚宜补阳,可选用的食物有羊肉、羊腰、狗肉、虾、麻雀、鳝鱼、泥鳅等。补阳食疗方中可选配补阳药物,如鹿茸、肉苁蓉、菟丝子、冬虫夏草等。枸杞子、核桃是有效的补阳药食两用之品。
代表补品为鹿茸,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,可磨粉或浸酒后服用;但阴虚内热者应禁忌,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、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。
阴虚 症状表现:主要是表现为五心烦热,面赤升火,口干易怒,性情烦躁,如更年期综合征大多表现为阴虚症。阴虚宜补阴,可选用的食物有甲鱼、龟、燕窝、海参、兔肉、蛤蜊肉、银耳、蜂蜜等。补阴食物方中可选配补阴中药,如龟板、鳖甲、黄精、百合、玉竹、天门冬、麦门冬等。
代表补品有银耳、石斛(枫斗)等,银耳补肺阴、润肠的功能较佳,石斛生津止渴的功效好;当然,西洋参在补气的同时也可作为阴虚者的补品。 王国玮
我来说两句排行榜